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臥床病人保護靴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胰腺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咽炎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 哮喘病人專用氣化中醫(yī)護理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醫(yī)用操作鞘的制作方法
- 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裝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新型內科呼吸裝置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糖尿病性便秘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用于制造生物醫(yī)學制件的聚烯烴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中藥膏劑的制作方法
- 全氟烷基取代的胺、酸、氨基酸和硫醚酸的制作方法
- 與馬桶配合使用的可坐浴按摩的藥洗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新型外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奶牛習慣性流產的內服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聲帶息肉鉗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防感冒健身蛇藥酒的制作方法
- 治療雞眼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新型的痔瘡座浴治療椅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的是治療腫瘤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制劑,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腫瘤按其生長的特性和對人體的破壞程度,通常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良性腫瘤的細胞形態(tài)和正常組織的細胞形態(tài)比較接近,分化良好。惡性腫瘤又稱癌癥,俗稱毒瘤,是一種嚴重損害勞動力,威脅人民健康的疾病。惡性腫瘤的主要特征是腫塊,有形可征,堅硬不移,大多生長速度較快,界限不太清楚。屬于中醫(yī)的血淤征范疇。如不及時治療可有轉移性癌瘤,如治療不徹底則易于復發(fā)。臨床證實,惡性腫瘤病人的確處于明顯的血液高度凝聚狀態(tài),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一般又與病情的輕重有關。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癌細胞不斷生長、浸潤、轉移,機體逐漸顯示血液高凝趨勢。血淤是腫瘤形成發(fā)展的主要病理機制,而且出現(xiàn)在各個病理階段,因而不同時期使用活血化淤方藥對腫瘤的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目前國內外對本病的治療,遇到以下棘手問題1、手術治療治療不能完全清除癌細胞,可能造成身體的殘缺或畸形,影響到身體的某些功能。
2、放化療的副反應大,有消化障礙、骨髓抑制、機體衰弱、炎癥反應等。
3、雖然也有一些治療腫瘤的中成藥,但由于配方選擇不當或制備工藝的落后,使很多患者不得不依賴于西醫(yī)的治療。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可以使患者瘤體縮小,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又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增強機體免疫,減輕或緩解放化療毒副作用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冬蟲夏草2-8份、靈芝10-50份、熟地10-50份、銀耳10-50份、香菇10-50份。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其原料優(yōu)選的重量配比范圍是冬蟲夏草3-5份、靈芝25-30份、熟地30-40份、銀耳30-40份、香菇30-40份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其原料的最佳重量比是冬蟲夏草5份、靈芝30份、熟地30份、銀耳30份、香菇30份。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A、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靈芝、熟地、銀耳、香菇分別清洗凈泥土后,加1200份水浸泡60分鐘,煎煮2小時后,傾出壓榨煎煮液備用,在原材料中再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后,將兩次煎煮液合并備用;B、將步驟A制得的煎煮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減壓濃縮過程中其相對密度控制在d=1.25(50-55℃)-1.30(50-55℃),真空干燥,粉碎至16-18目細粉;C、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冬蟲夏草,在低溫35℃-38℃下烘干,粉碎至16-18目細粉,以原藥入藥;D、將上述制得的冬蟲夏草、靈芝、熟地、銀耳、香菇藥粉混合均勻,用乙醇制粒、在60℃以下干燥、整粒制成顆粒;E、將所制顆粒裝入0號膠囊,0.5g/粒,相當于原生藥3.12g,再經壓板,裝箱送輻照滅菌即得。
一本發(fā)明的主要藥效學試驗1、本發(fā)明藥物對照組0.15/kg,0.3/kg,0.6/kg三個劑量組,環(huán)磷酰胺陽性對照組,觀察小鼠S180肉瘤,小鼠H22肝癌,小鼠Lewis肺癌的影響,見下表表1A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瘤體生長的抑制作用
表1B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移植性H22肝癌瘤體生長的抑制作用
表1C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移植性Lewis肺癌瘤體生長的抑制作用
結果本發(fā)明藥物對于S180肉瘤,小鼠H22肝癌,小鼠Lewis肺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三個劑量組的高劑量(0.6g/kg)組抑制率分別達到62.3%,65.2%.61.5%。
2、本發(fā)明藥物與環(huán)磷酰胺合用對小鼠Lewis肺癌生長抑制的增效作用,見下表表2本發(fā)明藥物和環(huán)磷酰胺合用對小鼠Lewis肺癌生長抑制的增效作用
(a)p<0.001,與對照組進行比較;(b)p<0.01,與對照組進行比較(c)p<0.001,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結果本發(fā)明藥物(300,600mg/kg×10)與環(huán)磷酰胺(20mg/kg)合用對小鼠Lewis肺癌生長有明顯的抑制增效作用,并呈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3、本發(fā)明藥物對荷瘤小鼠的免疫作用,見下表表3A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網狀內皮系統(tǒng)(RES)吞噬功能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表3B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溶血素抗體生成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表3C本發(fā)明藥物對小鼠外周血中T細胞百分比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結果1對小鼠網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有明顯增強作用;2對體液免疫功能具有增強作用;3對細胞免疫功能,本發(fā)明藥物有提高小鼠外周血液中T淋巴細胞百分比的趨勢。
4、本發(fā)明藥物對裸小鼠異種移植瘤人小細胞癌生長的抑制作用,見下表表4本發(fā)明藥物對裸鼠移植瘤人小細胞癌生長抑制作用
*P<0.05 **P<0.01結果本發(fā)明藥物對人癌裸小鼠異種植瘤小細胞肺癌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顯示一定劑量效應關系。
5、對小鼠急性毒性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分別以人的臨床劑量的50倍和83倍,未出現(xiàn)精神活動異常,無特殊分泌物,未發(fā)現(xiàn)對肝,腎等臟器的損害和毒副作用,見下表表5A本發(fā)明藥物口服給藥三個月對雄性大鼠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P<0.05,***P<0.001表5B本發(fā)明藥物口服給藥三個月對雌性大鼠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P<0.05,雄性大鼠口服本發(fā)明藥物三個月后除網織紅細胞和血小板較正常對照組略有升高外(P<0.05),對其他血液學指標無影響?;謴推谥?、高劑量組淋巴和中性粒細胞出現(xiàn)波動外,還見大劑量組HB下降(P<0.001)。
雌性動物除小劑量組淋巴和中性粒細胞出現(xiàn)變化外,也見大劑量組PLT升高。恢復期除大劑量組淋巴細胞和紅細胞出現(xiàn)波動外,其他指標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二、本發(fā)明的臨床資料1、病歷選擇本病歷200位患者中,男136例,女64例。年齡最大的83歲,最小的29歲。其中肺癌71例,其中包括鱗癌49例、腺癌15例、小細胞癌7例;食管癌29例,肝癌15例,胃癌33例,膀胱癌25例,宮頸癌18例,腦腫瘤9例。以上病歷均經省級醫(yī)院細胞窺鏡或病理切片及影象等檢查確診。
2、服用方法治療組一般腫瘤患者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正常服用量每次兩粒,每天四次。重癥患者每次可加服1-2粒。吞咽困難者可將膠囊內藥粉用純蜂蜜調成糊狀,含化。連續(xù)服用三個月。
對照組給予環(huán)磷酰胺,治療方法與療程同治療組。兩組治療均為三個月。
3、診斷標準臨床治愈患者精神狀態(tài)好,食欲正常,腫瘤壓迫癥狀消失,瘤體縮小到50%以上,不再增長或完全消失。
顯效患者疼痛減輕,精神好轉,食欲轉佳,瘤體有明顯縮小。
有效疼痛有所減輕,精神狀態(tài)好,食欲正常。瘤體縮小不明顯。
無效患者疼痛無減輕,基礎狀況差,瘤體沒有縮小趨勢或死亡。
4、治療結果治療組中臨床治愈7例占4%,顯效85例占42%,有效95例占47%,無效13例占7%??傆行?3%。對照組中臨床治愈例3例占6%,顯效21例占42%,有效21例占42%,無效5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兩組總有效率有差異,見下表
兩組療效經統(tǒng)計學分析P<0.05三、本發(fā)明試驗結果表明1、本發(fā)明選用天然藏藥和傳統(tǒng)中藥為原料,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guī)定。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治療腫瘤,對人體副作用小。
2、本發(fā)明無須煎煮,無苦澀感,服用方便,符合國家衛(wèi)生法規(guī)定。
3、本發(fā)明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發(fā)展,促進腫瘤細胞的死亡,具有明顯的抗突變作用。
4、本發(fā)明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放、化療使用,可起到增加放化療的療效,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
四、本發(fā)明藥物適用于以下人群1、早、中、晚期各種惡性腫瘤患者;2、正在進行放、化療的惡性腫瘤患者;3、手術前后,放、化療后恢復期的患者;4、因各種原因不能夠進行手術和放、化療的患者;5、各種良性腫瘤的患者。
服用方法及用量一般腫瘤患者正常服用量每次兩粒,每天四次。重癥患者每次可加服1-2粒。吞咽困難者可將膠囊內的藥粉用純蜂蜜調成糊狀,含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A、將靈芝30g、熟地30g、銀耳30g、香菇30g、分別清洗凈泥土后,先加1200毫升水浸泡60分鐘,煎煮2小時,煎煮時在水沸騰后,改為小火煎煮,小火煎煮的溫度控制在90——110℃,傾出壓榨煎煮液備用。在原材料中再加1200毫升的水煎煮2小時,煎煮在水沸騰后,改為小火煎煮,小火煎煮的溫度控制在90——110℃,然后將兩次煎煮液合并備用。B、將步驟A制得的煎煮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減壓濃縮過程中其相對密度控制在d=1.25(50-55℃),真空干燥,粉碎至16目的細粉。C、將冬蟲夏草5g,在低溫35℃下烘干,粉碎至16目細粉,以原藥入藥。D、將上述制得冬蟲夏草、靈芝、熟地、銀耳、香菇藥粉混合均勻,用80%乙醇制粒、在60℃以下干燥、整粒制成顆粒。E、將所制顆粒裝入0號膠囊,0.5g/粒,相當于原生藥3.12g,再經壓板,裝箱送輻照滅菌即得。
實施例2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A、將靈芝30g、熟地30g、銀耳30g、香菇30g、分別清洗凈泥土后,先加1200毫升水浸泡60分鐘,煎煮2小時,煎煮時在水沸騰后,改為小火煎煮,小火煎煮的溫度控制在100℃,傾出壓榨煎煮液備用。在原材料中再加1200毫升的水煎煮2小時,煎煮在水沸騰后,改為小火煎煮,小火煎煮的溫度控制在100℃,然后將兩次煎煮液合并備用。B、將步驟A制得的煎煮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減壓濃縮過程中其相對密度控制在d=1.25(50-55℃),真空干燥,粉碎至16目的細粉。C、將冬蟲夏草5g,在低溫35℃下烘干,粉碎至16目細粉,以原藥入藥。D、將上述制得冬蟲夏草、靈芝、熟地、銀耳、香菇藥粉混合均勻,加入賦型劑制成片劑,每片0.5g,相當于原生藥2.5g,再經壓板,裝箱送輻照滅菌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冬蟲夏草2-8份、靈芝10-50份、熟地10-50份、銀耳10-50份、香菇10-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的原料制成冬蟲夏草3-5份、靈芝25-30份、熟地30-40份、銀耳30-40份、香菇30-4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的原料制成冬蟲夏草5份、靈芝30份、熟地30份、銀耳30份、香菇30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驟進行A、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靈芝、熟地、銀耳、香菇分別清洗凈泥土后,加1200份水浸泡60分鐘,煎煮2小時后,傾出壓榨煎煮液備用,在原材料中再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后,將兩次煎煮液合并備用;B、將步驟A制得的煎煮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減壓濃縮過程中其相對密度控制在d=1.25(50-55℃)-1.30(50-55℃),真空干燥,粉碎至16-18目的細粉;C、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冬蟲夏草,在低溫35℃-38℃下烘干,粉碎至16-18目的細粉,以原藥入藥;D、將上述制得的冬蟲夏草、靈芝、熟地、銀耳、香菇藥粉混合均勻,用乙醇制粒、在60℃以下干燥、整粒制成顆粒;E、將所制顆粒裝入0號膠囊,再經壓板,裝箱送輻照滅菌即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腫瘤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驟進行A、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靈芝、熟地、銀耳、香菇分別清洗凈泥土后,加1200份水浸泡60分鐘,煎煮2小時后,傾出壓榨煎煮液備用,在原材料中再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后,將兩次煎煮液合并備用;B、將步驟A制得的煎煮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減壓濃縮過程中其相對密度控制在d=1.25(50-55℃)-1.30(50-55℃),真空干燥,粉碎至16-18目的細粉;C、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冬蟲夏草,在低溫35℃-38℃下烘干,粉碎至16-18目的細粉,以原藥入藥;D、將上述制得的冬蟲夏草、靈芝、熟地、銀耳、香菇藥粉混合均勻,加入賦型劑制成片劑,再經壓板,裝箱送輻照滅菌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治療腫瘤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是以冬蟲夏草、靈芝、熟地、銀耳、香菇為原料組方。按常規(guī)制劑方法制成的膠囊。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抑制腫瘤,抗輻射,抗疲勞的功能。它對于各種良、惡性腫瘤有著獨特的療效。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K9/20GK1836702SQ20051004181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3月21日
發(fā)明者王殿穩(wěn) 申請人:蘭州殿穩(wěn)醫(yī)療制品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便于自查的中醫(yī)針灸針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提供一種便于自查的中醫(yī)針灸針,具有針體,所述針體置于針筒內,所述針體上部針柄上制有孔且針筒上的滑動調節(jié)件的球形端置于孔內,滑動調節(jié)件另一端置于針筒外部,所述滑動調節(jié)件上制有卡臂且滑動調節(jié)件旋轉后將卡
- 專利名稱: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類尿素酶抑制劑及其合成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類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類尿素酶抑制劑的制法以及它們在制備抗胃炎、胃潰瘍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ar
- 專利名稱:男士接尿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yī)療護理器械,尤其是涉及ー種男士接尿器。背景技術:臨床危重病人以及某些老年病患者,往往發(fā)生尿失禁或者行動不便,解決小便困難,所以經常要用到導尿管導尿,但導尿管留置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易
- 專利名稱::8-羥基喹啉化合物和其方法技術領域::本申請案根據35U.S.C.119(e)主張2006年8月23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839,568號的權利。依賴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示內容且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本發(fā)明涉及如下所定義
- 專利名稱:胰島素注射留置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胰島素注射留置針。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大多采用腹部胰島素長期注射治療,胰島素注射需要每天二到四次,一年730-1460次左右,這樣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保健食品和藥品領域,涉及一種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疲勞是機體負載的生理生化變化過程。1982年第五屆國際運動生化會議對疲勞概念的定義為“
- 智能容器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智能容器設備,所述設備包括錐形塞,所述錐形塞包括通道部和無通道部。其中,第一傳感器位于緊鄰所述通道部中的主通道部的第一端處且第二傳感器位于緊鄰所述主通道部的第二端處。所述無通道部容納:處理
- 專利名稱:二氫和四氫苯并[f]喹啉-3-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些新型二氫和四氫苯并[f]喹啉-3-酮類化合物、含有這類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以及使用這類化合物抑制甾族化合物5-α-還原酶的方法。還發(fā)明了制備這類化合物使用的新方法。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產后惡露不盡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治療產后惡露不盡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產婦分娩后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物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超聲腫瘤治療機的兩次聚焦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聲波聚焦裝置,尤其是指一種用于高強聚焦超聲腫瘤治療機的兩次聚焦裝置。背景技術:目前,應用于高強聚焦超聲腫瘤治療機的聚焦裝置,普遍采用將平面壓電晶體安裝在內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的制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高血壓,西醫(yī)稱高血壓病,中醫(yī)則將高血壓大致分為三種類型:肝陽上亢、肝腎陰虛、氣血兩虛?,F(xiàn)有技術治療高血壓疾病的
- 一種椎體融合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椎體融合器,包括第一融合器本體和第二融合器本體,第一融合器本體上設置有安裝孔,第二融合器本體一端設置有可插入安裝孔內的軸部,軸部的側壁上設置有徑向滑動孔和徑向通孔,徑向滑動孔內設置有徑
- 專利名稱:治療百日咳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方口服液,更具體的是指治療百日咳的中藥復方口服液。二.背景技術: 百日咳桿菌(百日咳博爾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病程可長達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咽喉炎、咽喉濾泡增生、咽喉有異物感和咽喉疼痛的中藥噴霧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慢性咽喉炎、咽喉濾泡增生、咽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是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 肪肝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并發(fā)脂肪肝及肝病繼發(fā)糖尿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與中醫(yī)
- 一種人體工程學式手持式血壓表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體工程學式手持式血壓表,所述血壓表包括血壓表本體,表殼,所述血壓表本體上設置有機芯組件和膜盒組件,所述本體的下部設置有充氣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壓表還包括閥體氣嘴和閥體膠
- 一種醫(yī)用膠貼取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yī)用膠貼取用機,屬于醫(yī)療器材領域,為解決現(xiàn)有膠貼使用不便且容易污染等問題而設計。醫(yī)用膠貼取用機的取用機外殼上表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控制鍵,其一側面設置膠貼出口和膠底入口;內部設置有與若干
- 專利名稱:一種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品領域,涉及一種以中藥紅參、麥冬、五味子為原料的生脈大容量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生脈散方(人參、麥冬、五味子)來源于《內外傷辨惑論·卷之中暑傷胃氣論》,中醫(yī)傳統(tǒng)用生脈散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原料的醫(y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糖尿病是血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過高,出現(xiàn)糖尿,進而引起脂肪
- 專利名稱:新的抗抑郁劑的制法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提供式(Ⅰ)的新化合物及其酸加成鹽和它們的制備方法, 式中R1為C1-C3亞烷基,n、p、q各獨立地為0、1或2,Y、X各獨立地代表低級烷基、低級烷氧基、羥基、CF3、鹵素、或當p或q為
- 專利名稱:微型掌、指骨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 涉及一種骨折固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人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外固定裝置。背景技術:掌、指骨骨折是手外傷直接暴力的結果,在骨折中的發(fā)生率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經血管等的合并損傷,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