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合成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
- 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胃麻痹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具有抗抑郁、抗焦慮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具有美容養(yǎng)顏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腹腔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泰妙菌素堿油膏及其制備方法
- 治療高血壓的湯藥的制作方法
- 抗糖皮質激素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基于心率和加速度的運動能耗測量儀及測量方法
- 用于改善心瓣膜功能的人工插入物的制作方法
- 注射用貞芪扶正凍干粉針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奧沙利鉑囊泡型磷脂凝膠注射劑的制作方法
- 鏈烯基-苯甲酰胍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涼爽清新氣霧劑的制作方法
- 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離裝置制造方法
- 肢體骨折固定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 脲的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吸奶器防逆流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
背景技術:
風濕病是指以肌肉、關節(jié)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身體的結締組織,可能是免疫系統(tǒng)損傷造成的。風濕病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jīng)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jié)發(fā)生的疼痛、麻木、酸楚、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jié)腫大、畸形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類病證,亦稱“痹證”或“痹病”。在《黃帝內經(jīng).素問》中稱為“痹”,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風濕”的病名,該書“痙濕喝病脈證治”中說:“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哺所劇者,名風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玄參5-10份、干姜10-20份、山茱萸20-30份、桔梗10-20份、白芷15-25份、旋覆花5-15份、王不留行10-30份、牡丹皮1-15份、防風10-20份、茵陳15-30份、茜草20-30份、巴戟天1-20份、白屈菜1-20份、茯苓10-25份、蒼耳子10-30份、草烏1_20份、九里香15-20份、牽牛子10-20份、金沸草15-20份、腫節(jié)風15-30份、斷血流10-20份、番瀉葉10-25份、藍布正5-15份、漏蘆1-20份、滿山紅15-25份、翻白草15-25份、錦燈籠10-20份、桑白皮15-25份、野馬追20-30份、芡實1-20份和鬧羊花10-25份。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藥劑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玄參7份、干姜13份、山茱萸22份、桔梗15份、白芷21份、旋覆花13份、王不留行28份、牡丹皮11份、防風17份、茵陳24份、茜草27份、巴戟天18份、白屈菜17份、茯苓23份、蒼耳子21份、草烏16份、九里香16份、牽牛子17份、金沸草19份、腫節(jié)風15份、斷血流14份、番瀉葉21份、藍布正11份、漏蘆13份、滿山紅23份、翻白草24份、錦燈籠14份、桑白皮25份、野馬追26份、芡實16份和鬧羊花24份。更優(yōu)選地,所述藥劑可以是片劑、分散片、膠囊劑或湯劑。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藥劑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較好,療效明確,適于在臨床上大規(guī)模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應該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質對本發(fā)明進行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發(fā)明中的百分數(shù)是重量百分數(shù)。實施例本發(fā)明的湯劑稱取玄參7克、干姜13克、山茱萸22克、桔梗15克、白芷21克、旋覆花13克、王不留行28克、牡丹皮11克、防風17克、茵陳24克、茜草27克、巴戟天18克、白屈菜17克、茯苓23克、蒼耳子21克、草烏16克、九里香16克、牽牛子17克、金沸草19克、腫節(jié)風15克、斷血流14克、番瀉葉21克、藍布正11克、漏蘆13克、滿山紅23克、翻白草24克、錦燈籠14克、桑白皮25克、野馬追26克、芡實16克和鬧羊花24克,加入水2000毫升,在裝有冷凝管的燒瓶中在80°C下加熱4小時,過濾。將濾液濃縮至600毫升,即得本發(fā)明所述的湯劑。實驗例選擇60例風濕病患者,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齡為56歲。診斷標準:參照“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即:依據(jù)病史、物理診斷和放射學檢查結果:膝關節(jié)痛,同時具備以下6個條件中的3個即確定臨床診斷,①放射學顯示有骨贅形成晨起僵直少于30分鐘關節(jié)活動時有骨響聲膝關節(jié)骨增大;⑤有骨壓痛無明顯的滑膜升溫。使用實施例中制備的湯劑進行治療,每日2次,每次口服50毫升。治療2個月為I個療程。療效判定:①顯效:膝關節(jié)疼痛癥狀消失,晨僵時間縮短或無晨僵,理化檢查正常。①好轉:膝關節(jié)疼痛癥狀減輕,理化檢查有所改善。無效:膝關節(jié)疼痛無減輕,理化檢查無改變。經(jīng)過一個療程的觀察,發(fā)現(xiàn)60位患者治療效果均為顯效,并且在整個治療期間未觀察到明顯的不良反應。在治療一個療程后每周均`對患者進行隨訪,持續(xù)半年,并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的跡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玄參5-10份、干姜10-20份、山茱萸20-30份、桔梗10-20份、白芷15-25份、旋覆花5-15份、王不留行10-30份、牡丹皮1-15份、防風10-20份、茵陳15-30份、茜草20-30份、巴戟天1_20份、白屈菜1-20份、茯苓10-25份、蒼耳子10-30份、草烏1_20份、九里香15-20份、牽牛子10-20份、金沸草15-20份、腫節(jié)風15-30份、斷血流10-20份、番瀉葉10-25份、藍布正5_15份、漏蘆1-20份、滿山紅15-25份、翻白草15-25份、錦燈籠10-20份、桑白皮15-25份、野馬追20-30份、芡實1-20份和鬧羊花10-25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玄參7份、干姜13份、山茱萸22份、桔梗15份、白芷21份、旋覆花13份、王不留行28份、牡丹皮11份、防風17份、茵陳24份、茜草27份、巴戟天18份、白屈菜17份、茯苓23份、蒼耳子21份、草烏16份、九里香16份、牽牛子17份、金沸草19份、腫節(jié)風15份、斷血流14份、番瀉葉21份、藍布正11份、漏蘆13份、滿山紅23份、翻白草24份、錦燈籠14份、桑白皮25份、野馬追26份、芡實16份和鬧羊花24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可以是片劑、分散片、膠囊劑 或湯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劑,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玄參5-10份、干姜10-20份、山茱萸20-30份、桔梗10-20份、白芷15-25份、旋覆花5-15份、王不留行10-30份、牡丹皮1-15份、防風10-20份、茵陳15-30份、茜草20-30份、巴戟天1-20份、白屈菜1-20份、茯苓10-25份、蒼耳子10-30份、草烏1-20份、九里香15-20份、牽牛子10-20份、金沸草15-20份、腫節(jié)風15-30份、斷血流10-20份、番瀉葉10-25份、藍布正5-15份、漏蘆1-20份、滿山紅15-25份、翻白草15-25份、錦燈籠10-20份、桑白皮15-25份、野馬追20-30份、芡實1-20份和鬧羊花10-25份。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風濕病的藥劑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較好,療效明確,適于在臨床上大規(guī)模推廣。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142984SQ20131011126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fā)明者張留康 申請人:張留康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可調式助產(chǎn)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可調式助產(chǎn)床,其中所述可調式助產(chǎn)床具有一可折疊床板以及一可移動盆體,其允許在一孕婦生產(chǎn)的過程中,所述可調式助產(chǎn)床能夠調整所述孕婦的背部與臀部之間的角度,從而,幫助所述孕婦能夠順利的生產(chǎn),以減輕所述孕
- 一種注藥按摩錘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藥按摩錘,包括錘頭和錘柄,所述錘頭為圓形,錘頭的外圓周面上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錘柄螺紋連接于該連接部內,所述錘柄遠離錘頭的一端設置有吊環(huán),所述吊環(huán)與錘柄為一體式,所述錘頭的內部具有空腔
-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雞大腸桿菌病的純中藥散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防治禽大腸桿菌病類藥物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防治雞大腸桿菌病的純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雞大腸桿菌病是危害養(yǎng)雞業(yè)的重要細菌性疾病,發(fā)病率達30 60%,
- 專利名稱:硒代蛋氨酸溶液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獸藥抗生素領域,具體涉及硒代蛋氨酸溶液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硒是1817年瑞典化學家Berzelius在焙燒黃鐵礦制備硫酸,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 96,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非金
- 專利名稱:便捷口腔觀察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便捷口腔觀察鏡。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口腔內檢查時,需要借助光線進行操作,這就需要病人頭部來回調整、晃動來配合檢查,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
- 專利名稱:達瑪烷型皂甙人參低元醇衍生物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具有達瑪烷為母環(huán)結構的新的人參低元醇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此系列化合物作為藥物的應用。三七皂甙具有多種重要生理活性,如對心臟血管疾病作用代謝,增加免疫作用等,但作用不夠
- 新型手部治療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便拆裝檢修,不易對使用者造成傷害的新型手部治療儀。包括殼體,殼體由相扣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扣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形成空腔,上殼體和下殼體的末端通過轉軸相連,以使上殼體沿轉軸翻轉,
- 一次性輸氧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輸氧管,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鼻孔吸氧的一次性輸氧管,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包括管體,管體前端設有球囊,沿球囊圓形表面鋪設有氣孔,球囊下方設有膨大囊,膨大囊環(huán)繞管體設置,其一側通過附管連接充氣
- 適用于鼻粘膜給藥的復合栓劑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適用于鼻粘膜給藥的復合栓劑,所述栓劑包括栓體與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栓體為頂端有凸緣的空心圓臺,所述圓臺的通過軸線縱截面為頂角處向外突出的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為150°~170°,
- 專利名稱:一種環(huán)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種環(huán)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發(fā)明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環(huán)己醇的有機酸鹽及其制藥應用。背
- 專利名稱:一種生姜酚類提取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ー種生姜酚類提取物制劑,具體講,涉及ー種生姜酚類提取物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現(xiàn)代交通工具和航天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對人類的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fā)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使
- 專利名稱:一種祛風藥酒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酒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祛風除濕藥酒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關節(jié)及周圍組織疼痛,引起關節(jié)疼痛和手足麻木,隨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尤其在陰雨
- 一種靜脈曲張剝脫導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脈曲張剝脫導管,包括牽引繩、手柄和剝離頭,牽引繩兩端固定有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剝離頭包括剝離頭本體和卡頭,剝離頭本體上設有縱向裝配槽,剝離頭本體的中央設有與裝配槽同心的圓孔,圓
- 一種全自動無縫軟膠丸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無縫軟膠丸機,包括填充料箱、明膠箱、滴筒、冷卻柱、移動漏斗和循環(huán)泵;所述滴筒與填充料箱、明膠箱分別連通;所述滴筒的下端連通有冷卻柱;所述冷卻柱內下部固定有漏斗支架,移動漏斗
- 專利名稱:氧氣濕化設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是指氧氣濕化設備。 背景技術:制氧機制造的氧氣純度高,但是出來的是沒有水份的干氧,不像自然界空氣中的氧氣一樣含有一定水份,干燥的氧氣會刺激人的上呼吸道造成不舒適的
- 專利名稱:針防護罩組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申請涉及針的防護罩,尤其是涉及一種安全防護罩組件,它可以與注射器組件、皮下注射器針頭、針組件、帶針固定器的針組件、血液采集針、血液采集裝置、靜脈輸入裝置或其它的帶穿刺件的液體處理裝置或組件連接使用
- 具有加熱功能的牙科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提供一種具有加熱功能的牙科椅,具有墊體,所述墊體由座墊和靠背墊組成,所述座墊和靠背墊的發(fā)泡面和皮革之間分別固定有座墊加熱絲和靠背加熱絲,所述座墊側面設有控制盒和控制開關且控制盒和控制開關連通,導線依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氣滯寒凝胃痛的藥物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氣滯、胃寒疼痛的藥物及其制備工藝。背景技術:中醫(yī)稱氣滯寒凝所致脘腹脹滿疼痛,嘔吐嘈雜,不思飲食,屬胃脘痛范疇,為常見病。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痛,得熱痛減,遇
- 專利名稱:一種熱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地涉及一種熱療儀。技術背景中國專利申請第87201514號(專利申請日1987年5月9日;專利申請人山東 中醫(yī)學院)公開了一種穴位熱療器。其是一種醫(yī)用電子儀器,有一袖珍外殼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促進骨折愈合作用的中藥提取物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組中藥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組具有促進骨折愈合作用的中藥提取物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海南九節(jié)I3Sychotria hainanensis為茜草科植物,又名
- 專利名稱:一種內服治療冠心病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內服治療冠心病的中藥配方。背景技術: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指由于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